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通知公告 > 正文

行政复议指南

 时间:2024-04-17       大    中    小     

  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为全面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严格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效,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公信力,现发布本指南。

  一、行政复议范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 

  (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不服;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确认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 

  (五)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 

  (六)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赔偿决定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不服; 

  (七)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决定或者工伤认定结论不服;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 

  (九)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 

  (十)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 

  (十一)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未依法履行或者不予答复; 

  (十二)申请行政机关依法给付抚恤金、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行政机关没有依法给付; 

  (十三)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订立、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行政协议; 

  (十四)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 

  (十五)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申请 

  二、行政复议参加人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申请人。 

  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其权利义务承受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 

  同一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人人数众多的,可以由申请人推选代表人参加行政复议。 

  代表人参加行政复议的行为对其所代表的申请人发生效力,但是代表人变更行政复议请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承认第三人请求的,应当经被代表的申请人同意。 

  申请人以外的同被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或者行政复议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行政复议,或者由行政复议机构通知其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 

  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或者其他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 

  申请人、第三人委托代理人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授权委托书、委托人及被委托人的身份证明文件。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申请人、第三人变更或者解除代理人权限的,应当书面告知行政复议机构。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是被申请人。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行政行为的,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 

  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 

  三、法律援助 

  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四、申请的提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申请期限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因不动产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的,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书面申请有困难的,也可以口头申请。 

  书面申请的,可以通过邮寄或者行政复议机关指定的互联网渠道等方式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也可以当面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行政机关通过互联网渠道送达行政行为决定书的,应当同时提供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的互联网渠道。 

  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申请人对两个以上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分别申请行政复议。 

  五、复议前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 

  认为行政机关存在行政复议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未履行法定职责情形; 

  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机关不予公开;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其他情形。 

  对前款规定的情形,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应当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六、行政复议受理条件 

  (一)有明确的申请人和符合本法规定的被申请人; 

  (二)申请人与被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三)有具体的行政复议请求和理由; 

  (四)在法定申请期限内提出; 

  (五)属于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范围; 

  (六)属于本机关的管辖范围; 

  (七)行政复议机关未受理过该申请人就同一行政行为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并且人民法院未受理过该申请人就同一行政行为提起的行政诉讼。 

  五、行政复议管辖范围  

  (一)河曲县司法局是河曲县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机构,承担河曲县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职责,案件管辖范围主要包括:以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乡(镇)人民政府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以及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 

  对海关、金融、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税务和国家安全机关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对履行行政复议机构职责的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司法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在行政复议期间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六、申请材料  

  (一)《行政复议申请书》一式两份(申请人签名或盖章,每增加一个第三人相应增加一份材料);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公民: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法人或其他组织:1.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件;2.法定代表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3.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或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能证明申请人身份的有效证明复印件;) 

  (三)如有委托代理人,需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为自然人的,提供代理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代理人为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提供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所函原件及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复印件;) 

  (四)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复印件(如被申请人作出行政许可、确认、处罚等行为的有关决定书、通知书、批准书等)。 

  (五)证明申请人符合申请复议法定条件的材料(申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存在利害关系的证明材料;认为被申请人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应提交曾经向被申请人提出过相应请求的书面材料); 

  (六)支持复议请求及申请书中所主张事实理由的相关证据材料复印件。 

    七、申请方式  

  (一)邮寄申请。邮寄地址:河曲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局(河曲县司法局),地址:河曲县黄河大街257号,联系电话:0350-7224148,邮编:036500。 请在信封上注明“行政复议申请材料”字样。  

  (二)当面申请。河曲县司法局二楼行政复议办公室,联系电话:0350-7224148。 

  注:对当场作出或者依据电子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违法事实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符合河曲县人民政府管辖范围的,可以通过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提交行政复议申请,或者直接向河曲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附件:
  1、2024-行政复议指南附件1-5.doc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