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河曲 > 河曲风光 > 正文

定格在记忆深处的家乡元宵节

 时间:2024-03-06       大    中    小      来源:河曲视窗网

 

  在很多地方,人们都会默认,元宵节过完后,整个春节的喜庆才算是告一段落了。 

  在我的家乡河曲,也不例外。 

  当然,关于这个节庆的林林总总,都来自小时候的印象,和已然渐忘的记忆片段。 

  我们小时候,社会整体物质水平远不如当前,但家人亲戚们三块两块的压岁钱、一年做一次的新衣服、大半个正月重复的饭菜、街头小摊上几毛钱的零食玩具、形式各异的传统民俗……就足以让儿时的我们心满意足。 

  当然,大半个正月的吃喝玩乐、走亲访友,也是支撑我们感受幸福快乐最重要的方式。那时候,大人们不用着急上班,小孩们可以把作业暂放一边,即使犯点儿小错也不会被批评或惩罚——所有家长们约定俗成一般的默契,正月里不打孩子,以免破坏了节日气氛。 

  可以说,儿时记忆里,最快乐、最舒心的日子,就在这一正月里了。 

  可现在回想起来,最能被称为繁华热闹的,让我们感受到身心愉悦的时候,莫过于元宵节那几天了。 

  家乡是个矗立在晋西北黄河弯头的小县城,历来有着淳朴独特的传统民风乡俗。在一年一度的元宵节里,体现得尤为突出。 

  记得,每年元宵庆典活动,大概从正月十三就开始了。活动形式生动丰富,活动范围广泛,整个县城大街小巷里都是藏都藏不住的喜庆气氛,较春节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今,我还记得,那些重点的活动区域和表演形式: 

  (一) 

  首先是面向大河的河神庙,和与之相向、依河岸而建的大戏台。 

  我们的传统戏曲——晋剧,是这里必不可少的表演内容。 

  早先,县里有过一个晋剧团,会有固定演出。后来晋剧团解散,便有周边县市较为知名的表演团体来演出。 

  请戏班子这件事,还有个专用名词——写戏。人们常会说,今年写了谁谁家(剧团名称或代表演员的名字)的戏,如何如何好。 

  那时,我还小,不懂得为何请戏要“写”,但这并不影响我在台下痴迷于水袖如云、声腔顿挫、曲调悠长的传奇演绎,和文武场上此起彼伏的锣鼓、行云流水的丝竹。 

  这让我一度忘记了那时常会担心的问题——会不会有人不小心掉到黄河里。因为大戏台紧靠河岸,四边用四根大柱子撑起,前面两根柱子扎在泥土里,后面两根柱子下面,便是混着泥沙的黄河水,激流而过。 

  地处黄河中上游,我小时候常能看到混沌的河水翻着浪花,流向远处。 

  大人们总不让我提这个疑问,理由是大过节的说这些不好,且那柱子是很结实的,我的担心大可不必——小孩子家家哪来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可是,没有人为我解释,那柱子为何结实。 

  好吧,当戏剧足够精彩时,作为小孩子的不懂事的我,其实也是不会多想的。有那么几年,河水解冻得早,我们还能感受到大河流凌与戏曲表演融为一体的盛况。 

  怎么形容呢,足够震撼,足够激荡人心,也足够让人词穷。只有亲眼见过的人,才能懂得那种感受。 

  如今,那个戏台下面已被填实,打造成平台,我不用再有儿时的担心,却再也没有在那里听过戏。 

  (二) 

  儿时元宵节的另一场重头戏,在被我们称为“灯广场”的地方。 

  那里,是我们学校(老河曲中学)的操场,也是县城居民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西向(面对中学旧址大门)沿墙是十几级水泥台阶,有重大活动时便充当着看台的作用。 

  北向有一个大戏台,是闻名全县的“工农兵剧场”,也是曾经召开重要会议、进行重大案件公审的地方。我稍长大一些后,这里的主要功能,就被用作表演场地了。 

  与河神庙的戏台差不多,这里也会在节庆时邀请剧团进行表演,有时候是晋剧,有时候是北路梆子,还有时候会是我们的地方小戏二人台,或带些现代意味的歌舞表演。 

  没有人刻意去对比,但这两个舞台在无形之中形成了暗自比拼的氛围,所有在这里表演的团体,都几乎拿出了看家本领,以赢得满场喝彩。 

  对于我们观众来说,这可是不能再好的机遇了。平凡甚至有些拮据的生活中,我们是多么盼望这样的喜庆与热闹啊。 

  灯广场还有一个我们非去不可的理由,便是元宵节这几天的晚上,这里会安排焰火表演。 

  于是,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小孩子,这几天似乎格外盼望夜晚早些到来。 

  我其实因为胆小,是很怕烟花爆竹类东西的,但这时也会短暂忘记一些害怕,早早地去看台上占好位置,等待那盛放满天的美丽。 

  说个现在想来都觉得好笑的事情:那时候,每当焰火升空、礼花满天时,我都会悄悄地蹲下,害怕火花落到我身上。也是很小的时候被“二踢脚”落在脸前炸开的场景吓到过,所以对这个情形也是记忆犹新。 

  后来被哥哥姐姐们笑话我的胆小大可不必时,我才知道,那些我担心落到身上的火花,离我其实很远很远。 

  可那时我太小,对远与近的体会很模糊,所以每到这时还总会担心,却总要去看。 

  没办法,那时候,我也只个八九岁的小女生而已。 

  (三) 

  关于元宵节最独特的记忆,当属“灯游会”,也就是现在家乡人依旧热衷的“九曲黄河阵”——扎在平整的空旷地段,类似大型迷宫游戏一般的一种传统节庆活动。 

  曾经不谙世事的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固执地认为,逛灯游会,是我们这里独有的,且是专属于元宵节的一项活动。 

  不同于现在,我们小时候,灯游会的杆子用木头制成,深深地嵌入地下,再以铁丝横接将各个木杆相连,形成独特的路线,木杆的顶端都装有灯碗碗(后来就用花灯了),夜里会被点亮,远观近看,都极为美观。 

  每个到了这里的人,都会进去按铁丝围成的路线走上一圈,甚至在经过每个彩门时都会伸手摸一下,象征着能把喜庆与吉祥带回家。 

  灯游会除去入口处会扎个大型彩门外,里面整体搭有九个小彩门,都有各自的名称,象征着不同的吉祥寓意。可惜的是,我到现在也没能记得住这九门的名称,而且从小到大,都耿耿于怀于因身高问题而始终没有摸到过彩门。 

  大人们也会给出一种不错的安慰,来平息我的不甘——只要完整走过一遍、路过彩门,就已经把吉祥带回来了。 

  好吧,这个解释比较能说服我,于是渐渐地不再纠结这件事。 

  逛灯游会最具有吉祥意味的,是跟在鼓乐班子身后一起走。按照老人们的讲究,好像说是跟得越近越好。但鼓乐班子是有时间安排的,所以,一定程度上要靠机遇。 

  于是,我们这帮小孩们便多了一件事:站在入口附近等,看到鼓乐班子准备起步时,便赶紧跑过去跟在人家身后,然后会被他们沿途所放的“二踢脚”再吓到几次。 

  又不想隔远了,又害怕“二踢脚”的威力。想想也是有趣。 

  当然,这一点仅限于我。哥哥姐姐们可不怕,拉着、拽着我往前追,生怕被隔远了。 

  作为北方传统曲艺之乡,我们这里最不缺的便是精通民乐的各类“艺术家”。他们平时也许是游走在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到节庆时便会化身为行走的艺术家,使出各自的绝技。于是,我幼稚的心灵里,总是充满了鼓点的激越有力,唢呐的高亢清亮,笙箫的悠扬婉转…… 

  现在,“九曲黄河阵”被固定建在河边广场上,钢铁铸成的柱子和小石子铺成的走线,比以前好看很多,我却鲜少去走了,也没有再遇到被鼓乐班子领着的幸运时刻。 

  (四) 

  作为延续传统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我们家乡的元宵花灯也堪称一绝。 

  整个正月里,各家各户、大门小窗,都会挂上自制的花灯,装点节日气氛。 

  大街小巷上,每个单位、每家商户,甚至将花灯作为一种技艺与内涵的全力比拼。于是,便有了白日里的目不暇接,和夜晚的花火满城。 

  儿时,我最喜欢的,便是跟着家人把一条街从西到东、再从东到西地逛上几圈。累的时候,会试探着问问我哥能不能背我一会儿。然后,在他无奈的白眼中,我们一路推推打打、说说笑笑地回家。 

  这样的时刻,我还会接受大人们的考验,要说出各种彩灯的名称。不过,这些也难不倒我。 

  一般来说,大型的花灯,往往会以当年的生肖形象为主题,很好认的。小型的花灯,形态各异,却也是都耳熟能详的那些,有花篮造型、瓜果造型、人物造型,甚至山川河流,等等,不一而足。 

  一路往返,甚至能找到我们自己做的灯。 

  神不神奇,惊不惊喜? 

  确实有惊喜,但制作花灯和各种大小彩花,对我们来说,其实也算不上神秘。 

  那时候,单位、学校都要征集花灯,无论街市还是灯游会,都需要很多花灯,于是便形成了广泛制作的习俗。我爸单位的一间大办公室,就是我们做花灯的基地。大人们做,我们一众小孩手忙脚乱地打下手。 

  也是在这种时候,我会受到各种表扬——我能用彩色纸制作各种花花,小一些的可以贴在灯笼上做装饰,大一些的会被直接绑到单位门前的彩门上——都说我手巧,属实也是有些骄傲的。 

  人嘛,总是要有些长处的。这就是那时候,我开始懂得的道理。 

  也是因为从小便有着元宵观灯的印象,长大后,每逢读到“灯火阑珊处”的诗句时,总是会有些别样的感触,就像有人拿着细密的针,挑动着心底对儿时节庆怀念的那根弦。 

  (五) 

  小时候的逛街,意义与现在完全不同。现在逛街时,人们热衷于买买买,但儿时,尤其是元宵节时,我们的逛街,却为了观看每年一次的街头传统文化表演。 

  舞龙、舞狮、扭秧歌、跑旱船、踩高跷、打腰鼓、八音会…… 

  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脸谱、一段段熟悉又陌生的民乐……汇聚在一起,就成了一幅幅难以描绘却也难以忘怀的美好画卷。 

  而我们,行走其中,便似徜徉于花海、遨游了世界,那种无法言表的激情澎湃,便是这节日赋予我们全部的意义,和时光经年里的独特回忆。 

  还有小摊上一两毛钱便能装满上下衣兜的水果糖、黑枣、酸枣等小零嘴,填补了儿时简单生活的缝隙,也连接了我们成长的足迹,透过时间的光晕,时常闪现在眼前。 

  每一个元宵节仿佛都是如此,又都有些不一样的情结,让我在成年后依然时时回味,甚至总想回到那个物质不算丰足的年月,重新体会一番被儿时的自己忽略过的心理感受。 

  如今又值元宵佳节,远在异乡的我,除了发送一些言不由衷的祝福语,维系独属于成年人的社交礼节之一二外,只能煮上一碗元宵,满足一下随着年纪增长而变得挑剔的味蕾,然后静坐于桌前,记下那些曾经美好的片段,安慰一番远游的心灵。 

  受条件所限,过往节日里都没有拍过照,但那些画面,却时时盘桓于脑海,凝结成一种永恒,定格在记忆深处。 

  一如当年那个小小的我,隔了山河,对现在的自己默默地说:元宵节快乐! 

   

关闭本页